金庸说:“有人的地方,就有江湖。”江湖上,有侠肝义胆,也有人心险恶,有浪漫故事,也有纷纷扰扰。而真正的聪明人,则会把精力放在值得的事儿上。对于不利于自己的事儿,要不是冷处理,要不是不回应。不回应,到不是单纯地回避。而是他们知道:与小人纠缠,会让时间溜走,拉低自己的办事效率;与恶意纠缠,会让能量流逝龙坤投资,干扰自己的心绪状态;向偏见解释,会让认知降低,打乱自己的生活节奏。沉默,反而能让时间说话、用事实证明,让一切往更好的方向发展。
01 与小人争论,会偷走你的时间看过这样一句话:
“宁与君子争高下,莫同小人论长短。”
这倒不是说我们争论不过小人,而是说在与小人争论的过程中,我们不仅不会有什么收获,还会白白浪费掉自己最宝贵的时间。
作家苏心,曾讲过一个老同事的故事。老同事没啥本事,平时活儿也不多。但他仗着自己是老板的亲戚,经常打着监督的名义,去其他人的工位上溜达。有天,公司来了位新同事,这人就开始了对人家的指指点点。但年轻人哪里会惯着他,直接义正辞严地和他讨论了起来。这家伙被气得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的,就仗着自己的资历,非让对方道歉。新同事本来觉得只是正常地讨论,看对方上了价值,就开始和他争论。只是,老同事这一天反正都没啥事儿,怎么打发时间都行。而这年轻人却惨极了,不仅一天没干成活,还白白受了一肚子的气。你以为这就完事儿了?在之后的几天,老同事没事儿就往年轻人那儿凑,非让人家给他一个说法。后来,新同事实在是受不了,就心不甘情不愿地道了歉,老同事这才满意地离开。从那以后,公司再也没人敢往他身边凑,因为大家都怕被这样的小人纠缠上。
关于掐架,有一个“耗散定律”,大意是说:一场掐架的耗散率,决定于双方的体力消耗。也就是说,争论的最终胜负,往往取决于谁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。耗费巨多时间和精力,去争一个“分歧倍增”的结果,真的是得不偿失。如果对方是小人,那就更惨了。他们会仗着自己无赖的行径,耗费你宝贵的时间,挑战你忍耐的极限。与这样的人争论,不管谁站上风,受伤的那个人,永远只会是你自己。最好的做法,就是放下自己的好胜心,对他们置之不理。既避免了冲突,还能得一身清净。正如亦舒所言:“聪明人从不报复,他们匆匆离去,从头开始。”
02 与恶意纠缠,会干扰你的能量除了遇到言语上纠缠,我们还有可能碰见心智上的干扰。尤其是面对他人莫名其妙的恶意,很多人都会产生自我怀疑:
“我哪里得罪TA了?”龙坤投资
“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?”
但是,在与这些恶意的不断纠缠中,我们会于无形之中深陷痛苦、能量低迷。985毕业的@小林,就是如此。他在毕业后进入了一家单位实习。由于小伙子学历高、能力强、性格也很阳光,很受领导青睐,甚至还被列入了内部人才的行列来培养。只是,没过两天,单位一个大他几岁的同事却开始频繁挑他的毛病:下班早、工位乱、报告写得潦草应付……面对突如其来的指责,小林一开始以为是自己不懂单位的规矩,虽然心里委屈,但还是向对方表达了谢意,并承诺改正。但在之后的日子里,无论小林怎么努力,对方还是能在鸡蛋里挑骨头,甚至还会当众发难。有时候竟然能上升到人格,攻击小林为人眼高手低。那一阵子,小林整个人的状态都十分低迷,一上班就觉得十分压抑。后来,有好心人提醒他:不是他做得不够好,只是对方怕被抢了晋升的机会,故意打压而已。想通这层道理之后,小林再也不把对方微妙的恶意挂在心头,整个人又开始变得积极开朗。
编剧程晖曾说过这样一句话:
“不要试图让打压你的人进入你的生活,这只会让你陷入一场必败的信心游戏。”
很多时候,来自他人长期的打压,不仅是一种微妙的恶意,还会在不知不觉中杀死你的灵魂。因为喜欢指责你的人,不管你做得有多好,他们也总有办法把你贬低得一无是处。毕竟,在乌鸦的眼里,天鹅本身就是有罪的。如果你把他们的话看得十分重要,甚至还在内心不断反刍。时间一长,你就会落入他们的圈套,开始质疑自己,继而丧失自身的价值感,不知道该何去何从。此时此刻,他们的目的也就达成了。真正厉害的人,都会刻意修炼自己的“屏蔽力”。因为他们明白,生而为人,总是会遇到各种麻烦。一味与恶意纠缠,无异于给自己套上无形的枷锁,时时不得自由。 适当屏蔽外界的声音,保护好自己的磁场,才能获得想要的安宁与幸福。
03 向偏见解释,会拉低你的认知这世上,让你抓耳挠腮的,除了突如其来的恶意,或许还有隐藏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偏见。年少时,我们总觉得,理不辩不明的。殊不知,对于一些已经深入骨髓的偏见,我们永远无力改变。作家鲍鹏山就讲过这么一个故事。有次,他有位朋友,参加电视台的访谈。为了给朋友捧场,他就守在电视机前,想看看对方有什么高见。但是,在讨论到“小孩子打人”的话题。这位朋友却斩钉截铁地说:“单亲家庭的孩子,都有暴力倾向。”鲍鹏山一听,怎么能忍,就赶紧给对方发信息:
“孔子孟子也是单亲家庭,却都是温和有礼的人。你这样说,单亲家庭的孩子会很难自处。”
随后,他又从心理学谈到社会学,就是想纠正对方的观点。但对方却不以为然,也从各方面指出,单亲家庭肯定教育不好孩子。鲍鹏山还是不悦,就多说了两句,没想到这位朋友却直接将其拉黑了。这件事儿,着实困扰了鲍鹏山好久,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不对。其实,面对不同的认知,我们最没有必要做的事儿,就是非让对方和自己同一立场。因为,在心理学上,有个“个人构念论”。大意是说,一个人认知,是由过去的见识、经历、思维、期望、评价等等形成的观念。每次遇到相同或相似的场景时,我们都会习惯用过往的经验作出判断。一个成年人,或许早就形成了思维惯性,很难再接纳别人的意见。如果你总是要纠正偏见,不仅会放任他们拉低你的认知水平线、消耗掉你的认知带宽,甚至还会让你不知不觉迷失自我。相反,不解释、不争论,才是对自己最好的成全。
莫言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,曾一度在文坛引起轰动。可是,谩骂和偏见,也如同暴风雨一般袭来。面对随处可见的不理解,莫言却从未作出过正面的回应,而是选择用一副对联来表达自己的心声:
上联:佛说遇蚊虫叮咬忍之
下联:我说遇小人追骂乐之
横批:不抓不挠
人生在世,不是每个人都值得你认真对待。遇到对人对事儿心怀偏见的人,不如就把他当成一个蚊子包。不抓不挠,他就会慢慢淡出你的生活;不理不睬,你就能专注地提升自己。而当你学会不理、不争、不怒时,便到达了人生的更高层次了。
04 捍卫自己,从不回应开始人生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?有人说是金钱,有人说是人脉,有人说是名声……但或许,这些都不如内心的那份平静与自在。而不回应恶意、不理会恶人,就是我们保护自身能量最好的方式。毕竟,当你凝视深渊时龙坤投资,深渊也在凝视你。如果不想从一个屠龙少年,变成恶龙本身,我们就要保护好自己的磁场。省下来精力和时间,我们才能向着更好的自己迈进。
融易富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